各二级院(系):
为充分调动二级院(系)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,切实提升管理职能,及时掌握教师参训实际情况、有效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,现增设二级院(系)培训学时初审职能,具体内容如下:
一、初审路径与依据
(1)由各院系(部)教学秘书登录http://czmc.ctldcloud.com平台,点击右上角箭头跳转“管理后台”,进入管理后台,选择“培训管理”菜单下的“学时补录审核”进行初审。

(2)按照《长治医学院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办法》(长医政字[2022]75 号)文件,严格审核申请学时赋值等具体工作。
二、初审内容
以下是教师申请学时的具体要求,符合以下要求者,院系审核工作人员方可通过;否则请驳回,让教师补充支撑材料或信息填写完整。
(1)为保障管理后台数据导出的精准性,初审教师的填报学时补录信息时,需严格遵循 “准确、完整、规范”原则,其中“研修名称”需与培训活动主题、结业证书等关键材料一致。以 2025年暑期教师研修为例,“研修名称”应完整填报为“2025 年暑期教师研修“,如出现“2025年研修” 等信息不完整的情况。对于此类填写不完整问题,须驳回申请并督促教师重新填报。
(2)在学时补录申请界面下,必须选择校内培训、校外培训、海外研修、企业实践和其他模块,进入填写界面。
(3)培训内容中,“研究名称、主办单位、培训等级、培训模块、培训场景(线上、线下)、培训日期、申请学时及支撑材料”均为必填项。缺项、漏选均不予以通过。
(4)培训模块主要分为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、教学能力提升、科研能力提升和实践活动等四部分内容,特殊情况选择“其他”,并在内容中备注说明。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内容的学时为单项考核内容,单项学时不够者即为“不合格”,不参考其他部分学时进行认定。
(5)附件中支撑材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:
1.所有的支撑材料,包括文件、图片等,均要以“姓名-内容-内容说明”命名,如张三-暑期研修-结业证书,张三-师德师风专项培训-参会照片、张三-教学能力专项培训班-日程安排等。
2.线上参加培训,须有相关培训的会议通知、会议日程、签到证明、培训后结业证书、合格证书及其他材料。仅部分PPT截屏资料不能作为支撑材料。
3.线下参加校外培训,须有会议邀请函、会议议程、在场证明(如个人会场照片)、注册费发票及其他材料。仅部分PPT截屏资料不能作为支撑材料。
(6)线下参加校内培训,严格按照时间签到、签退,晚签到或者早签退,系统均会自动扣掉相应学时。特殊情况需现场报备,否则均计为0分。
(7)研究生导师培训,按照研究生处有关规定进行培训,经研究生处认定后,可申请相应学时。
(8)教辅及其他系列专业技术人员,积极选修和参加各自专业相关培训,也可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,学时认定与教师系列一致。
(9)非培训类活动不计入培训学时,如各院系(部)组织的例会、集体备课等,如篮球比赛、演讲比赛等。
四、工作要求
1.各院系、部门负责人需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初审工作的重要性,督促按时完成学时初审工作。
2.教学秘书作为初审工作的直接执行者,需严格按照文件,重点掌握培训内容与教师岗位需求的匹配标准、申报材料的完整性要求、学时的赋值等工作,以确保初审工作准确开展。
3.对审核中发现的模糊问题,及时与申报教师、院系负责人及教师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及时沟通,确保审核结论准确无误。
4.对于集体培训,需集体申报学时的情况,留存完整的初审档案(如培训通知、签到签退表等),年底统一提交,便于后续追溯核查与工作总结。
教师发展中心
2025年9月28日